[1] |
杨肖峰,国义军,唐伟,桂业伟,杜雁霞. 进入火星大气的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与气动加热研究[J]. 宇航学报, 2018, 39(9): 960-968. |
[2] |
陈钱,张会强,周伟江,白鹏,杨云军. 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研究进展[J]. 宇航学报, 2018, 39(1): 1-8. |
[3] |
张时空,李江,黄志伟,秦飞,薛瑞. 高马赫数来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场分析[J]. 宇航学报, 2017, 38(1): 80-88. |
[4] |
吉君君,田正雨,柴金磊,李桦. 高超声速升力体飞行器等离子体鞘数值模拟[J]. 宇航学报, 2016, 37(11): 1384-1391. |
[5] |
黄飞,赵波,程晓丽,沈清. 返回器高空稀薄气动特性的真实气体效应研究[J]. 宇航学报, 2014, 35(3): 283-290. |
[6] |
李惠峰,薛松柏,张冉.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控制一体化建模方法研究[J]. 宇航学报, 2012, 33(9): 1185-1194. |
[7] |
曹学斌,张堃元,方兴军. 非对称来流下带后掠斜楔的短隔离段实验研究[J]. 宇航学报, 2011, 32(6): 1333-1338. |
[8] |
李青马兴瑞,王天舒. 非轴对称贮箱液体晃动的等效力学模型[J]. 宇航学报, 2011, 32(2): 242-249. |
[9] |
金志光,张NFDAB元. 宽马赫数范围高超声速进气道伸缩唇口式变几何方案[J]. 宇航学报, 2010, 31(5): 1503-1510. |
[10] |
黄伟,李小山,吴先宇,王振国. 基于综合平衡法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构型影响分析[J]. 宇航学报, 2009, 30(1): 282-286. |
[11] |
鲍文,周伟星,周有新,于达仁. 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的强化换热优化研究[J]. 宇航学报, 2008, 29(1): 246-251. |
[12] |
王元光,徐旭,蔡国飙. 自由射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对比计算研究[J]. 宇航学报, 2006, 27(5): 0-. |
[13] |
朱定强,薛莲,蔡国飙,张振鹏. 轨控发动机真空流场计算[J]. 宇航学报, 2006, 27(5): 0-. |
[14] |
罗世彬,罗文彩,王振国. 基于并联协作混合遗传算法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J]. 宇航学报, 2004, 25(1): 0-. |
[15] |
徐旭,蔡国飙. 单模块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流场数值计算[J]. 宇航学报, 2004, 25(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