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传令, 刘勇, 陈明, 刘磊, 梁伟光. CE-4中继卫星使命轨道维持与动量轮卸载联合控制方法[J]. 宇航学报, 2020, 41(4): 389-397. |
[2] |
李文博,王大轶,刘成瑞.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故障可诊断性量化评价方法[J]. 宇航学报, 2015, 36(4): 455-462. |
[3] |
王娜,王国宏关成斌刘兆磊.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HPRF雷达跟踪解距离模糊方法[J]. 宇航学报, 2011, 32(9): 2015-2022. |
[4] |
王静,夏德深. 基于最佳倒易晶胞的斜采样遥感图像复原方法[J]. 宇航学报, 2011, 32(11): 2451-2456. |
[5] |
韦文,汤俊,彭应宁. 基于递推贝叶斯的检测跟踪一体化方法[J]. 宇航学报, 2011, 32(10): 2181-2186. |
[6] |
刘虎,房建成,刘刚. 基于磁悬浮动量轮微框架能力的卫星滚动—偏航姿态稳定控制研究[J]. 宇航学报, 2010, 31(4): 1063-1069. |
[7] |
谢红卫,闫志强,蒋英杰宫二玲. 装备试验评估中的变动统计问题与方法[J]. 宇航学报, 2010, 31(11): 2427-2437. |
[8] |
王哲,王仕成,张金生,乔玉坤,陈励华.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磁匹配制导适配性评价方法[J]. 宇航学报, 2009, 30(5): 1871-1878. |
[9] |
刘强,周经伦,金光,周忠宝. 基于随机阈值的Gauss\|Brown失效物理模型的动量轮可靠性评估 [J]. 宇航学报, 2009, 30(5): 2109-2115. |
[10] |
刘虎,房建成,刘刚. 在轨条件下磁悬浮动量轮磁轴承系统稳定性研究[J]. 宇航学报, 2009, 30(2): 625-630. |
[11] |
金磊,徐世杰. 采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和动量轮的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研究[J]. 宇航学报, 2008, 29(3): 916-921. |
[12] |
雍恩米,唐国金. 一种利用动量轮的弹头姿态控制系统概念研究[J]. 宇航学报, 2006, 27(3): 0-. |
[13] |
陈建祥,桑农. 一种实用的边缘强度互相关匹配可信度分析方法[J]. 宇航学报, 2005, 26(6): 0-. |
[14] |
杨莘元,蒲书缙,马惠珠. 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的优化融合[J]. 宇航学报, 2005, 26(1): 0-. |
[15] |
陈非凡,张高飞,陈益峰. 小卫星动量轮非线性特性建模与仿真方法[J]. 宇航学报, 2003, 24(6): 651-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