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刁尹, 王永海, 卢宝刚, 韦常柱. 面向火箭构型论证的运载能力快速分析方法[J]. 宇航学报, 2022, 43(6): 723-731. |
[2] |
郭杰, 相岩, 王肖, 史鹏飞, 唐胜景. 基于hp伪谱同伦凸优化的火箭垂直回收在线轨迹规划方法[J]. 宇航学报, 2022, 43(5): 603-614. |
[3] |
赵永志, 王紫扬, 宋征宇, 张普卓. 运载火箭加速度计反馈主动减载实施效果评价[J]. 宇航学报, 2022, 43(4): 393-402. |
[4] |
何骁, 谭述君, 吴志刚, 张立勇, 刘玉玺. 运载火箭推力故障下在线计算轻量化任务重构方法[J]. 宇航学报, 2022, 43(3): 344-355. |
[5] |
钟文安, 叶欣, 朱晓乐, 晏政, 张俊新. 某大型低温运载火箭无人值守加注发射技术研究[J]. 宇航学报, 2022, 43(2): 241-250. |
[6] |
程胡华, 王益柏, 蔡其发, 赵亮. 大气密度对运载火箭飞行的qα max 精度影响及建模分析[J]. 宇航学报, 2021, 42(3): 378-389. |
[7] |
李东, 杨云飞, 胡鹏翔, 张欢, 程兴. 运载火箭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J]. 宇航学报, 2021, 42(2): 141-149. |
[8] |
程晓明, 尚腾, 徐帆, 王晋麟, 姚寅伟. 基于序列凸规划的运载火箭轨迹在线规划方法[J]. 宇航学报, 2021, 42(2): 202-210. |
[9] |
容易, 熊天赐, 黄辉, 陈士强. 运载火箭交叉输送系统关键影响因素辨识与分析[J]. 宇航学报, 2021, 42(2): 239-248. |
[10] |
聂兆伟, 王浩, 秦梦, 张海瑞. 高维不确定性条件下飞行器级间分离可靠性评估[J]. 宇航学报, 2021, 42(12): 1525-1531. |
[11] |
谭述君, 何骁, 张立勇, 吴志刚. 运载火箭推力故障下基于智能决策的在线轨迹重规划方法[J]. 宇航学报, 2021, 42(10): 1228-1236. |
[12] |
马艳如, 石晓荣, 刘华华, 梁小辉, 王青. 运载火箭姿态系统自适应神经网络容错控制[J]. 宇航学报, 2021, 42(10): 1237-1245. |
[13] |
张博戎, 马 英, 何 巍, 容 易, 刘竹生. 考虑火箭约束的深空探测弹轨道拼接模型[J]. 宇航学报, 2020, 41(9): 1115-1124. |
[14] |
宋征宇,潘豪,王聪,巩庆海. 长征运载火箭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J]. 宇航学报, 2020, 41(7): 868-879. |
[15] |
余磊,刘莉,崔颖,岳振江,康杰. 一种运载火箭时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的确定性演化方法[J]. 宇航学报, 2020, 41(4): 379-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