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阳, 陈正, 崔祜涛, 黄翔宇, 饶炜, 董捷. 天问一号着陆器大底分离触发条件设计方法[J]. 宇航学报, 2022, 43(1): 36-45. |
[2] |
黄明星, 王文强, 李健, 王立武. 火星盘缝带伞超声速风洞试验结果分析[J]. 宇航学报, 2021, 42(9): 1178-1186. |
[3] |
杜涛, 许晨舟, 王国辉, 宫宇昆, 何巍, 牟宇, 李舟阳, 沈丹, 程兴, 高家一, 韩忠华. 人工智能气动特性预测技术在火箭子级落区控制项目的应用[J]. 宇航学报, 2021, 42(1): 61-73. |
[4] |
黄明星, 王文强, 李健, 王立武. 基于有效透气量对火星降落伞气动力系数预测分析[J]. 宇航学报, 2020, 41(9): 1132-1140. |
[5] |
陈苏宇,常雨,江涛,李强,张扣立.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高速纹影显示[J]. 宇航学报, 2019, 40(9): 1006-1013. |
[6] |
徐国武,李齐,周伟江. 火星着陆器抛背罩分离体气动特性[J]. 宇航学报, 2018, 39(9): 953-959. |
[7] |
杜涛,陈闽慷, 李凰立,张耘隆,沈丹. 高超声速气动加热关联方法的适应性分析[J]. 宇航学报, 2018, 39(9): 1039-1046. |
[8] |
冯凯,赵达,孟小君,张小俊,刘东旭. 带辅助安定面平流层飞艇的航向静稳定性分析[J]. 宇航学报, 2018, 39(7): 715-723. |
[9] |
王颖,闵昌万,刘秀明,刘全军,王官宇. 类HTV-2飞行器横侧向稳定设计研究[J]. 宇航学报, 2017, 38(6): 583-589. |
[10] |
唐伟,杨肖峰,桂业伟,杜雁霞. 火星进入器高超声速气动力/热研究综述[J]. 宇航学报, 2017, 38(3): 230-239. |
[11] |
崔鹏,李国曙,张军,谭慧俊. ATR动力飞行器的变几何进气道设计研究[J]. 宇航学报, 2017, 38(3): 240-247. |
[12] |
陈冰雁,詹慧玲,周伟江. 防热大底外形对火星探测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 宇航学报, 2016, 37(4): 388-396. |
[13] |
刘振皓,任方,王骁峰,秦朝红,贾洲侠. 旋成体模型仪器舱脉动压力空间相关特性研究[J]. 宇航学报, 2016, 37(12): 1425-1431. |
[14] |
赵云飞,刘伟,冈敦殿,易仕和,邓小刚. 粗糙物面引起的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现象研究[J]. 宇航学报, 2015, 36(6): 739-746. |
[15] |
常雨,陈苏宇,张扣立.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特性试验探究[J]. 宇航学报, 2015, 36(11): 1318-1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