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祎,杏建军,郑黎明,于洋.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月球引力常数和J2系数确定[J]. 宇航学报, 2015, 36(7): 777-783. |
[2] |
茅永兴,马静远,掌静,宋叶志. 一种可实现星箭分离前后测轨数据联合定轨的初轨确定方法[J]. 宇航学报, 2014, 35(12): 1359-1366. |
[3] |
姚玮,罗建军,方群. 一种新的升力式再入投送系统轨道部署方法[J]. 宇航学报, 2014, 35(9): 992-999. |
[4] |
杏建军,时伟,蒋炳炎. J2项摄动条件下线性化的编队卫星动力学方程[J]. 宇航学报, 2013, 34(5): 605-610. |
[5] |
张世杰,段广仁. 分布式卫星编队飞行队形保持协同控制[J]. 宇航学报, 2011, 32(10): 2140-2145. |
[6] |
彭祺擘,李海阳,沈红新.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月球定点着陆轨道快速优化设计[J]. 宇航学报, 2010, 31(4): 1012-1016. |
[7] |
胡少春,孙承启,刘一武. 基于序优化理论的晕轨道转移轨道设计 [J]. 宇航学报, 2010, 31(3): 662-668. |
[8] |
顾大可,段广仁,张卯瑞. 有限推力交会的最省燃料轨迹[J]. 宇航学报, 2010, 31(1): 75-81. |
[9] |
白玉铸,郗晓宁,高玉东,刘磊,黄文德. 软着月任务窗口与轨道设计方法研究[J]. 宇航学报, 2009, 30(6): 2092-2098. |
[10] |
蒙波,叶立军,韩潮. 卫星星座组网过程的策略规划[J]. 宇航学报, 2009, 30(1): 150-154. |
[11] |
雪丹,李俊峰,宝音贺西. 平面脉冲作用下卫星轨道的可达范围研究[J]. 宇航学报, 2009, 30(1): 88-92. |
[12] |
李俊峰,雪丹. 编队卫星相对运动描述方法综述[J]. 宇航学报, 2008, 29(6): 1689-1694. |
[13] |
涂良辉,袁建平,罗建军. 基于伪光谱方法的有限推力轨道转移优化设计[J]. 宇航学报, 2008, 29(4): 1189-1193. |
[14] |
赵宇,张洪华. 受摄椭圆轨道线性相对动力学方程及其运动有界性条件[J]. 宇航学报, 2008, 29(4): 1182-1188. |
[15] |
刘磊,郗晓宁,白玉铸. 多约束条件下的地月转移轨道设计[J]. 宇航学报, 2008, 29(2): 482-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