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西尧, 何羿霆, 杜华军, 曾祥远, 刘天赐, 单文婧, 程林. 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物深度学习检测方法[J]. 宇航学报, 2021, 42(10): 1283-1292. |
[2] |
许 志 , 史 伟 , 唐 硕. 一种带航迹角约束的临近空间目标拦截中制导算法[J]. 宇航学报, 2020, 41(9): 1175-1183. |
[3] |
卢万杰,徐青,蓝朝桢,吕亮. 空间目标态势行为与事件本体设计与构建[J]. 宇航学报, 2020, 41(8): 1105-1114. |
[4] |
董文朴, 任磊生, 周浩, 陈鸿, 兰胜威, 李毅. 空间目标碰撞概率的等效矩形域快速算法[J]. 宇航学报, 2020, 41(12): 1594-1600. |
[5] |
胡启阳, 王大轶. 采用双目视觉的非合作空间目标相对导航与惯性参数辨识方法[J]. 宇航学报, 2020, 41(11): 1410-1417. |
[6] |
田阳,宋新,王盈. 空间目标三维重构误差分析与相机参数设计方法[J]. 宇航学报, 2019, 40(8): 948-956. |
[7] |
池贤彬,许琦,李之强,岳晓奎. 非合作空间目标自主交会凸优化制导技术[J]. 宇航学报, 2018, 39(11): 1248-1257. |
[8] |
韩宁,王立兵,郭宝锋,董健,李宝晨. 同步误差条件下的空间目标双基地ISAR自聚焦算法[J]. 宇航学报, 2018, 39(11): 1284-1291. |
[9] |
刘成,施浒立,陈学雷. 利用“天籁”暗能量观测阵列开展空间目标探测新技术试验[J]. 宇航学报, 2017, 38(11): 1243-1252. |
[10] |
韩艳铧. 空间机械臂抓取目标动力学与寻的制导控制[J]. 宇航学报, 2016, 37(9): 1098-1106. |
[11] |
宋亮,李志,马兴瑞. 对空间碎片的相对位姿估计[J]. 宇航学报, 2015, 36(8): 906-915. |
[12] |
白显宗,陈磊. 天基空间监视交会计算和可观测时段预报的误差分析[J]. 宇航学报, 2015, 36(5): 574-582. |
[13] |
赵庆广,赵延文,黄小虎,路同山,陈占胜. 基于双线性基函数的TDIE方法求解空间目标电磁特性[J]. 宇航学报, 2014, 35(5): 597-603. |
[14] |
朱建丰,郭细平,何新生,丁磊. 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监视效能分析[J]. 宇航学报, 2014, 35(11): 1312-1317. |
[15] |
孙涛,山秀明,陈鲸. 基于空间目标特性的无缝搜索技术研究[J]. 宇航学报, 2013, 34(8): 110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