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祥帅, 初未萌, 谭述君, 吴志刚. 主控格栅反射器基体结构/压电作动器参数集成优化设计[J]. 宇航学报, 2021, 42(2): 150-158. |
[2] |
陈昭岳, 刘莉, 岳振江. 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月球探测器结构优化设计[J]. 宇航学报, 2021, 42(12): 1502-1514. |
[3] |
唐玲,刘卫,刘金生,危清清. 火星车转移坡道柔顺性优化设计及动力学分析[J]. 宇航学报, 2019, 40(5): 501-507. |
[4] |
张秀,张昊春,刘秀婷,尹德状. 空间核电源热管式辐射散热器热分析与参数优化[J]. 宇航学报, 2019, 40(4): 452-458. |
[5] |
陈树霖,刘莉,陈昭岳,岳振江,孙浩然. 基于脉冲子结构的探测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J]. 宇航学报, 2018, 39(9): 969-976. |
[6] |
杨文淼,时军委. 太阳帆板联动机构同步机理分析与动力优化[J]. 宇航学报, 2017, 38(4): 338-343. |
[7] |
吴宏宇,王春洁,丁宗茂,丁建中,刘学翱. 两种着陆模式下的着陆器缓冲机构构型优化[J]. 宇航学报, 2017, 38(10): 1032-1040. |
[8] |
陈晓宇,戴光明,陈良,宋志明,王茂才. 一种基于球面剖分的星座性能分析方法[J]. 宇航学报, 2016, 37(10): 1246-1254. |
[9] |
刘强, 武登云, 韩邦成, 樊亚洪. 磁悬浮飞轮优化设计与实验[J]. 宇航学报, 2015, 36(11): 1324-1331. |
[10] |
孟松鹤,杨强,霍施宇,解维华. 一体化热防护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 宇航学报, 2013, 34(10): 1295-1302. |
[11] |
李京阳,于洋,宝音贺西. 空间飞网系统抛射参数优化研究[J]. 宇航学报, 2012, 33(6): 823-829. |
[12] |
孙彬,李永祯,王国玉,赵锋. 基于最佳检测的雷达发射-接收极化联合优化方法[J]. 宇航学报, 2012, 33(4): 460-464. |
[13] |
张新刚,吴刚,钟鹰. 星载赋形反射面数传天线优化设计[J]. 宇航学报, 2012, 33(3): 374-379. |
[14] |
王波,郭吉丰. 空间飞网质量块动力学分析及收口机构优化设计 [J]. 宇航学报, 2012, 33(10): 1377-1383. |
[15] |
张金荣,白东安,汪亮,郭维. 液体火箭发动机超低比转速离心泵优化设计[J]. 宇航学报, 2011, 32(6): 1339-1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