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庞策,黄树彩,刘锦昌,赵炜. 多传感器交叉提示技术及其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J]. 宇航学报, 2017, 38(4): 401-409. |
[2] |
李志汇,刘昌云,倪鹏,于洁,李松. 反导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综述[J]. 宇航学报, 2016, 37(1): 29-38. |
[3] |
王晓初,尤政,赵开春,李滨. 分布式卫星系统的协同导航估计方法[J]. 宇航学报, 2013, 34(8): 1106-1114. |
[4] |
童俊,单甘霖. 基于Cramér\|Rao〖WTBZ〗下限的多传感器跟踪资源协同分配[J]. 宇航学报, 2012, 33(9): 1314-1321. |
[5] |
王海鹏,董云龙,熊伟,何友. 运动状态下多传感器群目标精细航迹起始算法[J]. 宇航学报, 2012, 33(11): 1690-1698. |
[6] |
赵砚,张寅生,易东云张倩. 基于PCRLB的低轨星座对自由段多目标的多传感器调度算法 [J]. 宇航学报, 2011, 32(4): 842-850. |
[7] |
徐丽,马培军苏小红.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多传感器航迹融合算法[J]. 宇航学报, 2011, 32(3): 567-573. |
[8] |
樊浩,黄树彩,高美凤,韦道知. 多传感器交叉提示多目标探测动态联盟技术研究[J]. 宇航学报, 2011, 32(11): 2380-2386. |
[9] |
吴瑕,周焰,蔡益朝,杨龙坡. 多传感器目标融合识别系统模型研究现状与问题[J]. 宇航学报, 2010, 31(5): 1413-1420. |
[10] |
刘玉霞,周军,葛致磊. 基于投影寻踪的地磁匹配区选取方法[J]. 宇航学报, 2010, 31(12): 2677-2682. |
[11] |
王志胜,甄子洋. 非线性信息融合估计理论[J]. 宇航学报, 2009, 30(1): 8-12. |
[12] |
吉训生,王寿荣. 硅微陀螺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J]. 宇航学报, 2009, 30(1): 235-239. |
[13] |
何友,田淑荣,孙校书. 一种基于随机集的模糊观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J]. 宇航学报, 2008, 29(6): 2007-2012. |
[14] |
李涛,王宝树,乔向东. 带反馈多传感器分层融合算法性能研究[J]. 宇航学报, 2005, 26(6): 0-. |
[15] |
李会军,刘威,宋爱国. 基于多传感器的空间遥操作机器人虚拟预测环境建模[J]. 宇航学报, 2005, 26(5): 0-. |